9月6日至8日,2025河北心理大会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大会在河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委会、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精神心理专委会、河北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河北省性科学学会心身专委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线上与线下的3000余名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从业者,围绕心理健康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心理健康作为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其促进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此次大会的召开,是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也为推动心身医学、精神医学、神经医学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多学科融合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大会致力于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期待通过与会专家同仁的深度交流,激发思想碰撞,凝聚专业共识,共同为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重要力量,中国心理卫生学会是中国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卫生专业社团组织,由中国心理健康、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社会工作等专业领域科学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次河北心理大会的举办,也充分体现了全国性专业组织对地方心理事业发展的支持与引领。

本次大会搭建的高水平、跨学科交流平台,为打破专业壁垒、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供了宝贵契机。会议聚焦三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推进多学科融合创新,二是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会议期间,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新良、副主任委员兼全国首席专家李幼东、副主任委员胡健波共同出席仪式,并为委员会常委、委员及特邀专家颁发聘书,进一步夯实了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基础。

在学术交流环节,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中国委员会联合主席Alf Gerlach教授围绕《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概念:一种人类心智理论》展开深度剖析,并就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学与心理动力学治疗进行了系统讲解。中华医学会心身专委会主委、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袁勇贵教授带来了《心身症状的意义及干预》专题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张勤教授分享了《情智模型理论与多模态频率效应》的前沿内容。此外,来自浙江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与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儿童领导力培养、催眠治疗、肿瘤患者心理问题、青少年抑郁干预、心理咨询伦理等议题进行了报告与研讨。

本次大会设置了案例督导环节,由Alf Gerlach教授主导,张斯华医生进行现场心理访谈,案例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幼东教授提供。与会医生、心理治疗师及咨询师围绕案例展开深入讨论,促进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此外,大会还举办了中德心理培训结业证书颁发仪式,由Gerlach教授与李幼东教授共同为学员签发证书,体现了中外合作在心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成果。

本次会议共设置家庭关系与心理咨询、社会心理服务、儿童心理、心身医学、青年学者科研、青年心理医生晚间论坛及中德心理培训七大板块,涵盖28场学术报告和1场临床案例督导。各分会场由来自《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河北省多家医院及高校的专家学者主持,促进了多领域、多视角的学术对话。青年医生与各领域代表在论坛中踊跃交流,展现了心理服务队伍的专业活力与发展潜力。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心理学界提供了接触国际动态、拓展专业视野的宝贵机会,也有效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多领域协同创新,为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河北省及相关专业组织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为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