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沙河:深耕面业拓展多元发展新版图

和面、压延、切割、烘干、包装……4月26日,走进位于沙河经济开发区的金沙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沙河集团)挂面生产车间,只见各种器械高速运转,经过一道道精密流程,成品的“精品挂面”有序走下生产线。

金沙河集团的发展始于1971年。如今,企业已在河北、陕西、安徽、新疆、山东、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多家子公司,源源不断地为家乐福、大润发等国际卖场和欧洲、美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绿色、健康、物美价廉的面食产品。日前,金沙河集团入选2024年度省优秀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魏海金入选省优秀民营经济人士。


质量筑基 构建全链条品控体系

在南和区阎里村金沙河种植基地,种植户赵招招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对麦田进行智慧巡检。随着一张张照片上传至绿谷惠农云APP,手机屏幕上便清晰呈现出小麦苗情长势,为后续精准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魏海金介绍,为了从源头上把控质量,金沙河集团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并与优质小麦种植基地长期合作。每一车运送至企业的小麦,都会在化验室通过近红外分析仪进行小麦水分、容重等指标检测,合格后才能入仓。金沙河集团挂面车间。(资料图片)

原料质量得以保障后,生产环节同样精益求精。金沙河集团引入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实时监测和面湿度、压延厚度、烘干温度等生产参数,并进行精准调控。成品出库前,还要经过重金属、微生物、添加剂残留等多项检测,全部合格后方能贴上“金沙河”的品质标签。

如今,金沙河集团构建起从田间种植到车间生产,再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品控体系,实现了从单一磨粉做挂面到全产业链发展的华丽转身。


创新引领 产品不断更新迭代

在金沙河集团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自动化包装流水线高效运转,偌大的厂房内鲜见人工操作。

这份高效与智能,源于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自2008年起,金沙河集团引入全球领先的面粉加工设备和挂面生产线,实现原粮入库到成品包装全流程自动化。

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葱油拌面、刀削挂面、蔬菜挂面……在金沙河集团的产品展览馆,百余种产品琳琅满目,整齐摆放。图为金沙河展览馆。(资料图片)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战略定位取得快速发展,金沙河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建立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B级)、省企业技术中心、省谷物食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多元化技术创新团队,推出“零添加”挂面、“冀南香水饺专用粉系列”、金沙河铁棍山药刀削面等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产品,覆盖普通家庭消费到餐饮行业专用等多个品类。

此外,金沙河集团还在去年建成智能化生产车间,运用大数据和AI算法实现生产流程的动态优化,让生产效率提升30%的同时,产品不良率降至0.02%以下。


产业融合 拓展多元发展版图

如今,在稳固传统面粉和挂面业务的基础上,金沙河集团积极拓展产业链,涉足农产品深加工、饮用水生产等领域,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种植、物流运输、工业旅游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每当花期来临,沙河红薯岭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我家就在附近,节庆期间到景区打零工,平均每天能挣80块钱。”附近村民的话,道出了产业融合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金沙河集团深入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吸引游客到企业参观挂面面粉生产过程、观赏红薯岭万亩油菜花、欣赏佛照山漫山红叶等方式,开拓出一条从农业种植、休闲观光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体验的工业旅游道路。

同时,在景点门口,金沙河集团还设了百余个扶贫微商铺,免费提供给附近群众售卖当地特色农产品,让数千户农民实现“土地流转挣租金、景区就业拿薪金、销售特产赚现金”,形成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村庄富强的多赢局面,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邢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