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麦面粉、彩色土豆、富硒小米……石家庄市栾城区一大批土特产“出圈”又“出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石家庄市栾城区是如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栾城土特产的“井喷”发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瞄准高端 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力”
2024年6月,农户查看紫麦情况(李明发/摄 )
紫麦挂面、紫麦蛋糕、紫麦酒……在石家庄市栾城区东牛村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富硒紫麦展厅,展示了多种富硒紫麦产品。
“现在,富硒紫麦已经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香饽饽’,不光栾城区的百姓在种植,藁城、无极等地的农民都找过来,让我看看他们那边能不能种。”东牛村党支部书记、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军海介绍。
赵军海从2012年开始试种富硒紫麦,经过13年的示范推广,栾城区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万亩。用富硒紫麦加工出来的产品有富硒紫麦面粉、挂面、酒、茶四大类17个品种,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远销全国多地。
富硒紫麦有何特色?麦苗看起来跟普通的小麦又有啥差别?赵军海解释,别看眼下麦苗没啥不同,到了快收获的季节,富硒紫麦的麦秆就会变成紫色了,麦粒也会呈现紫黑色。
和普通小麦品种相比,紫小麦抗寒、抗旱,还高产,富硒紫麦市场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了0.3到0.5元。深加工后利润会更高。因此,百姓种植富硒紫麦的积极性很高。
据了解,栾城区是河北省首个完成县级全域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及划定的县(区),2023年首批7952亩耕地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近年来,栾城区一直立足这一资源优势,瞄准京津冀中高端消费群体,发展现代都市型富硒功能农业产业。
“我们集中向市场推出富硒紫麦、富硒彩色土豆、富硒小米、富硒苹果、富硒鸡蛋等8个天然富硒农产品认证品种。”栾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王生杰介绍。
栾城区制定了富硒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打造富硒紫麦、彩色土豆、富硒小米等富硒特色功能农产品品牌,推动富硒农产品向富硒产业转变,推动农业高效发展、农民实现富裕增收。
龙头带动 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025年4月20日,馍片生产车间(李明发/摄)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除了依靠天然的地理条件,还要树立产业化思维,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促进产业发展。
栾城区正是这么做的。
4月21日,河北马家麦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飘着淡淡的麦香,一根根馍条经过蒸制、冷却、切片、烘烤,变成了一片片金黄诱人的馍片。
“我们现在有3个面包车间、2个馍片车间,能生产面包、馍片两大系列80多种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河北马家麦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刚说,小馍片能发展成大产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功不可没。
作为当地烘焙食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马家麦坊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成立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家各司其职,家庭农场负责标准化种植,种植专业合作社来提供管护服务,面粉厂等企业负责进行初加工,我们来完成面包、馍片等产品的深加工。”马建刚说,目前,他们马家麦坊农产品深加工联合体带动60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
石家庄市栾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中心主任王佳朋表示,现在像马家麦坊这样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栾城区已发展了18家。
随着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壮大,栾城区特色农业精深加工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食品产业聚集发展效应也逐渐显现。当地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2024年以来,多个农业重点项目陆续启动建设,一批集加工、营销、科研于一体的食品聚集产业园正加快形成。
区域品牌 让更多土特产“出圈”又“出彩”
4月20日,位于栾城区太行南大街与宏达路交口东北角的“栾城集”总店,人流如织。“我经常到这儿来购买土特产,比如这款‘老栾城杂面’。”栾城区居民王女士说,不少人慕名到这里采买土特产。
如何让品质上乘的土特产获得“出圈”机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关键一招。栾城区供销社副主任郝莹表示,近年来,栾城区以区供销社为主体,联合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建立多方共建机制,通过打造“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有效破解当地农产品多而散、品牌小而弱等问题,让更多土特产成为“金招牌”,从而助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老栾城杂面’就是区域公用品牌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郝莹介绍,“栾城居民段朋娟一家人做杂面已有20多年,因为她家的杂面筋道、顺滑、耐煮,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喜欢。2021年,段朋娟找到栾城区供销社,希望把她家的杂面纳入‘老栾城’味道系列,后来在栾城区供销社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段朋娟完善了产品的各项资质证书后成功入驻。由供销社纳入‘栾城集’品牌并统一重新设计包装的老杂面焕然一新,2022年在‘栾城集’店内上市即火,供不应求。”
据介绍,随着“老栾城杂面”的爆火,段朋娟改扩建了生产厂房,引进卷面机、切面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能力从每天生产2吨提高到每天3吨,还陆续开发了十几个新品种。
“截至目前,‘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已收录全区32家农民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种粮大户的210类农产品。”郝莹表示,“通过整合供销社资源、传统集市和网络渠道优势,以实体店为载体,融入现代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模式,将栾城优质农产品汇聚起来,然后依托‘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集中推向全国大市场。”
石家庄市栾城区副区长刘志勇表示,栾城区将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把“原汁原味”的单个产品打造成品类丰富“多汁多味”的公用品牌,让农民从全产业链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一个个“土特产”正变身百姓增收致富的“大产业”,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