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保定市深入落实中央及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省委提出的“五个走在前列”“两个新样板”要求,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发展态势良好。


(一)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夯实。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以补定占”,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坚决完成粮食生产任务,1008.8万亩粮食播种任务、15.4万亩大豆净作种植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已全部分解至各县(市、区)。望都县小麦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达869.93公斤,创河北省小麦单产历史新高。切实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截至6月底,全市肉类总产量28.82万吨,同比增长1.7%;禽蛋产量13.97万吨,同比增长1.04%;鲜奶产量22.52万吨,同比下降2.64%。

(二)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净菜进京产业迅猛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市净菜进京产量达119.7万吨,产值101.5亿元。设施农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全市新(改、扩)建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场景已全面开工,新建各类棚室0.85万余个,新建改造设施种植面积2.0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68%;全市设施农业种植总面积达44.8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68.9%。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和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招商引资额达113.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6.97%。高效推进“9个产业链”建设,围绕“重科技、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塑品牌”,以创建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抓手,依托安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唐县肉羊集群等国家级项目,聚焦生猪、蛋鸡、肉鸭、林果、加工、现代生物、土肥、肉羊、驴9大优势特色产业,整合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着力打造“7+2”农业全产业链。

(三)乡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聚焦环京地区和“两高”沿线区域,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及人居环境整治,截至6月底,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2831座。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创建美丽庭院4.72万户。基础设施方面,农村公路改造完成304.49公里,达年度目标的84.46%;供水覆盖率达69.17%,自来水普及率达97.43%。公共服务方面,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建成乡镇老年食堂3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50%),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1个已完工;脱贫和低收入人口42.47万人实现100%参保。


(四)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分档管理,实施分类施策、精细管理,推动晋档升级,全市“好”档村达1548个,占比30.2%。持续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上半年常态化举办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1万余场次。全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常态化开展排查,全市基层组织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1422件,化解率达100%;成功调解各类民间矛盾纠纷19107件,调解成功率达99.78%。


(五)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大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农民合作社14620家、家庭农场9575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939家,带动农户145.2万户,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档升级,制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完成18个县示范合作社评估。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建成博士农场152家,引进新品种823个,申请专利216项,推广技术260项,形成标准195项。农业驿站引进品种521个,带动农户15万户。


(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