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拥有三千年未改其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乡村建设也深深烙印着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近年来,邯郸市立足其“西倚太行、东临平原”的地理格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文化铸魂、生态筑基、产业强村”的特色发展之路。涉县赤岸村融红色历史与生态文化为一体,成为旅游体验的佳地

一、 总体思路与战略布局

邯郸市的建设思路充分体现了其“成语之乡、太极圣地”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可以概括为“一带引领,两翼齐飞,文化赋能”。

“一带引领”是以太行山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为龙头,串联起西部太行山区的优质旅游资源,通过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两翼齐飞”是指,西部太行山生态文旅翼与东部平原现代农业翼。西部太行山生态文旅翼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教育、康养度假和特色林果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东部平原现代农业翼依托平原地区广阔的农田,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文化赋能”,深度挖掘赵文化、成语文化、磁州窑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升乡村的软实力和独特魅力。

二、 主要建设情况与举措

1. 聚焦“宜居”: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家园

· 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速:邯郸市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特别是在太行山区,结合旅游发展,高标准推进环境整治,实现了“路在景中、村在画中”。

· 生态修复与建设并重:持续推进太行山绿化工程和矿山生态修复,让废弃矿山变身“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同时,大力开展水系综合治理,打造了一批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带。

·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2. 聚焦“宜业”:培育多元融合的富民产业

邯郸市的产业发展呈现出“西有文旅康养,东有特色农业”的鲜明格局。

  • 西部山区:文旅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 全域旅游:打造了以涉县、峰峰矿区为代表的太行山旅游集群,将分散的景点串珠成链。
  • 特色民宿:鼓励和引导村民利用闲置农房发展精品民宿,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 东部平原: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
    • 品牌农业:培育了“涉县核桃”“魏县鸭梨”“永年蔬菜”“鸡泽辣椒”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 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如永年的蔬菜加工、鸡泽的辣椒制品等。峰峰矿区张家楼村坐落于老槐山之东,花山之南,九山之西,石鼓山之北,被群山环绕

3. 聚焦“和美”:构建文明和谐的善治乡村

· 文化传承与乡风文明:依托“成语之都”的优势,在村庄建设中融入成语典故元素,建设成语文化墙、主题公园。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修订村规民约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

· 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治理方式,推广“积分制”“村民议事会”等,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三、 取得的显著成果及代表性村庄

邯郸市的和美乡村建设成果丰硕,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

1. 涉县更乐镇大洼村

特色产业石头古村落与乡村旅游。大洼村是一个用石头垒成的“悬崖上的村庄”,建筑风格独特。该村依托古村落资源,发展起了精品民宿和石头文化体验游,吸引了大量游客,是“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成功典范。

成果荣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河北省美丽乡村。

2. 峰峰矿区和村镇集贤村

特色产业磁州窑文化与乡村旅游。集贤村是古代磁州窑的重要产地之一。该村通过复建老窑、开办陶瓷工坊、打造磁州窑艺术街区,让古老的陶瓷文化焕发新生,成为体验磁州窑制作工艺的绝佳去处。

成果荣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曲周县相公庄村

3. 永年区广府镇东街村

特色产业太极文化与水乡旅游。东街村位于广府古城,是杨式太极拳的发源地。该村依托古城和太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太极培训、文化体验和水乡观光旅游,形成了独特的“太极+”产业模式。

成果荣誉: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4. 魏县德政镇后小寨村

特色产业魏县鸭梨种植与生态旅游。作为“中国鸭梨之乡”的核心村,后小寨村大力发展鸭梨种植,并举办梨花节、采摘节,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一朵花(梨花)、一个果(鸭梨)”带动一方经济。

成果荣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河北省美丽乡村。

5. 鸡泽县鸡泽镇毛官营村

特色产业辣椒产业与电商。鸡泽是“中国辣椒之乡”,毛官营村是辣椒产业的核心区。该村不仅种植辣椒,更发展了辣椒酱、辣椒色素等深加工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是“产业+电商”融合发展的样板。

成果荣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河北省特色产业示范村。

6. 馆陶县寿东村

特色产业粮画产业与乡村旅游。寿东村创新性地将“粮食画”作为主导产业,组织村民培训,成立粮画创作基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粮画小镇”。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体验粮画制作,实现了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成果荣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文明村镇。

邱县新鲜庄村重视历史遗址保护及文化挖掘

四、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邯郸市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中,仍面临着山区与平原发展不平衡、部分产业同质化、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同时,继续发挥其“山水文”资源优势:

  • 深化太行山红河谷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业态和产品。
  • 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引进和培育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和乡村运营人才。
  • 放大文化品牌效应:将“成语之都”“太极圣地”等文化IP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提升邯郸乡村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

邯郸市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场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从太行深处的“石头村”“粮画小镇”,到平原腹地的“梨花村”“辣椒村”,一个个各具魅力的村庄,共同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邯郸新画卷。



来源:河北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