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依托资源与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核雕特色产业,不断放大“中国核雕之乡”文化品牌,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核雕产业聚集区,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走进位于别古庄镇核雕批发交易市场的核雕大集,仿佛进入了一个核雕艺术的大千世界。一件件生动逼真、寓意丰富的核雕作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们前来淘宝,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同期声 哈尔滨客商 我今天从哈尔滨来的,我到咱们永清的市场看看橄榄核雕,还有这些手串雕刻,感觉这东西雕工也挺好的,而且价格还实惠。

作为北方最大的核雕交易集散地,核雕大集每周五开集,从早上6点到中午12点,半天成交额可突破千万元,被誉为“小潘家园”,为推动我县核雕产品市场化交易搭建了重要平台。


【同期声 核雕大集商户 李毅 我们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了好多新客户,效益还是挺好的,总的来说现在全国的客商都过来了,每周(销售额)基本上两、三万元是能达到的,能发个几百条货。

我县核雕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是我国规模最大、传承最广的核雕流派。作为这一技艺产业的核心区域,别古庄镇汇聚了各类核雕企业和工作室,成为我国规模领先的核雕创作、生产与销售基地。走进上善若水雕刻厂,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雕刻、打磨、抛光、穿配等生产工序。工厂的建立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大量稳定的就业机会,不少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同期声 别古庄镇上善若水雕刻厂员工 王春梅 像这种简单的活一天也就是(做)四五条,要是说复杂一点的活一天(做)一条半或者两条,我在这的收入一个月五六千、六七千,我觉得挺满意。

上善若水雕刻厂采用“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让客户更直观的感受到核雕作品的工艺细节与艺术魅力。近年来,他们主动契合消费者的现代审美需求,在产品设计与创新上持续发力,推出了众多新颖的作品,经营效益也逐年稳步增长。


【同期声 别古庄镇上善若水雕刻厂销售部经理 韩璐 根据客户的需求,喜欢什么样的,然后我们自己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最后成品销售。年销售额的话最好的时候会在1500万元左右。

上善若水雕刻厂只是我县核雕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这里核雕企业及工作室达800多家,核雕作品在国内文玩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并享有较高声誉,占据全国核雕市场80%以上的份额,我县也被誉为“中国核雕之乡”。核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就是以核雕为支柱产业的村街。该村400多户有80%都从事着雕刻这门技艺。二阳橄榄雕刻工作室负责人戴琪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室成立快11年了,从最初只有她们夫妻俩埋头创作,到如今陆续吸纳了10多名村民加入,订单也从周边客商拓展到了全国多地。


【同期声 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二阳雕刻工作室负责人 戴琪 村里帮我们对接点客户,帮我们找找客户,我们也不用发愁订单了,现在我们雇了10多个村民帮我们干活,每个月的纯利润比我们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挣的还多。

像二阳这样的核雕工作室在后刘武营村有10多家。近年来,后刘武营村将核雕产业作为推动村街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扶持核雕企业和工作室,扩大生产、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全村各类核雕加工户年产值超过一亿元。


【同期声 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杨振华 下一步,我们村将持续放大产业优势,培育更多匠人、传承核雕文化、开发文创产品,借非遗出海,把作品卖到更多地方,让小核雕带动村街更大发展。




来源:永清融媒